阅读历史 |

第二百三十三章 礼仪之邦的争论(2 / 2)

加入书签

这大大的出乎王昌龄的预料。王昌龄道:“举止庄重,进退有礼是为礼,宗族体制,高低贵贱是为仪。礼仪关系到国家形象……”还没等王昌龄说完,柴瑞又说:“父父子子,君君臣臣就是你们所说的礼法。”“没错。“柴瑞又说:“可是你有没想过这样的礼仪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?”“父慈子孝,忠君爱国。”王昌龄说的有点没有底气。“错,过分的注重礼仪,只会让社会变成所谓的礼治社会。”“那有什么不好吗?”王昌龄反问柴瑞。柴瑞慢慢的说:“的确,礼仪文明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。而且礼仪也能增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,同时也传递着一种生活态度。一般说来,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,这个社会便越和谐、安定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,礼貌待人,处事有节,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,而国家、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。可是礼治社会,却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。慢慢的则会演变成崇尚礼仪人情,慢慢的则会演变成任人唯亲。这样下去,法律则会失去应有的效用。这样下去国将不国,法律无法制裁那些有罪的人。骑马踩死人,可以扬长而去。甚至可以把没有踩死的人捅上几刀。为什么?因为道德是无法约束人与生俱来的野性。只要完善的法律,才可以真正的制约人们的行为。”“可是重典之下,百姓将生活在黑暗般的牢笼当中。”王昌龄对于柴瑞的话其实也有所感触。这些年来,官官相护,已经无视法律的存在。他也为官多年,怎么会不明白。但是王昌龄还是反对过分的依靠法律制裁。柴瑞又说: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的话,你说这个牢笼还存在吗?”“可是绝对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别说是天子了,就算是王子犯法,谁敢制裁。”王昌龄急促的说,似乎这些话压在他的心里非常的久。“那就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。”柴瑞轻轻的拍了拍王昌龄的肩膀说。看着柴瑞盐坚定的眼神,王昌龄看到了一丝希望。如果真的可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话,法治也未尝不可。看到王昌龄已经不再辩驳,柴瑞有说:“当我们的周围国家都是弱小的小国,我们可以用礼仪之邦,来彰显我们的强盛。我们有先进的文化。而且我们还有强大的军队。我们是天朝,他们是蛮夷之地。可是当我们的周围慢慢的变成西方列强之后,我们的礼仪之邦只会变成累赘。那样只会带来屈辱。因为他们有着完备的法律,更有强大的军队。”“真的会有比我们大唐还要强盛的国家吗?“王昌龄不相信柴瑞所说的话。柴瑞很肯定的点了点头说:“肯定会有。我们在不断的衰弱下去,可是别人却在迅速的发展。迟早有一日,我们所面临的敌人比我们强大的多。在遥远的西方,有着一群崇尚自由,崇尚掠夺的名族。他们就是我们中华名族最强大的敌人。”(未完待续,如欲知后事如何,请登陆,章节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阅读!)(未完待续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